top of page

國際婦女節由來其實超血汗?打破偏見走進三八婦女節的真實歷史

共同響應 2022 國際婦女節(International Women's Day,IWD)主題:#BreakTheBias#打破偏見),挑戰職場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現象與性別偏見。

Photo via Getty Images


身為女性,能有多不容易?身而為人總有不易,但女性是既獨特而神聖的存在。我們週期淌血,孕育生命;身負母愛天性的重責使命,一不小心就落入理所應當的世俗枷鎖與目光。


從來沒有女性「應該有」的樣子:野心勃勃不是貶義詞,情慾流動也非禁忌話題,我們能夠如烈焰般強悍,也能嬌柔示弱。


3 月 8 日這天,忌|捨身奉獻、傷神傷心;宜|清空購物車、自癒自愛展笑顏。


“I ask no favor for my sex.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take their feet off our necks.” —— Ruth Bader Ginsburg

「我不要求性別給予我特權,我要求的是男性同胞們將他們的腳,從我們的脖子上拿開。」——魯斯・巴德・金斯伯格



Photo via New York


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——魯斯・巴德・金斯伯格(Ruth Bader Ginsburg)於 2022 年 9 月 18 日因癌症病逝,享年87歲。她在墮胎權、同性婚姻等最具爭議性的社會問題中取得派認同並提交至最高法院。如此偉大堅毅的靈魂,畢生堅決捍衛平等權利與正義;激勵了跨世代無數女性,為其鋪路且深受全美人民尊敬。




婦女節的血汗由來與紀念



1857s

當時的歐美國家主要受經濟發展快速影響,導致紡織業的女工人力被迫增加。即使擁有大量人力需求,卻仍然以低廉工資僱用勞工。在工時過長、工作環境欠佳等惡劣因素下,女工們最終於 1857 年 3 月 8 日上街抗議,隨後每年也將在這天舉辦遊行。



1908s

當時的歐美國家主要受經濟發展快速影響,導致紡織業的女工人力被迫增加。即使擁有大量人力需求,卻仍然以低廉工資僱用勞工。在工時過長、工作環境欠佳等惡劣因素下,女工們最終於 1857 年 3 月 8 日上街抗議,隨後每年也將在這天舉辦遊行。





1909s

美國社會主義黨宣佈設立「全國婦女日」(National Women's Day)



1911s

眾多女性於 3 月 19 日在奧地利、丹麥、德國和瑞士舉行首次集會遊行,慶祝「三八婦女節」。德國各地也舉辦選舉權爭取集會。




1911s

1911 年 3 月 25 日,紐約三角內衣廠發生火災致140多名女工不幸喪生。此消息震驚全美,後續發起一系列社會及勞工法改革,成為美國女權運動發展的重大轉折。


而女權運動史上其中一位重要人物——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.蔡特金(Clara Zetkin)也提議將僅限於美國的「全國婦女日」升級為「國際婦女節」


*1910年,克拉拉.蔡特金於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中提出。來自17個國家,共100名女性代表一致同意。


1917s

1917 年 3 月 8 日,聖彼得堡因食品短缺及工廠環境惡化爆發大罷工。當時眾多女工也參與其中,要求選舉權、爭取「麵包與和平」。持續數天後,沙皇遜位;俄羅斯帝國杜馬成員成立臨時政府並賦予女性選舉投票權,3 月 8 日也被正式定為「國際婦女節」




1975s

起初,婦女節的「國際性」在幾十年間都處於容易被挑戰的地位。直至1975年,聯合國(UN)開始正式慶祝三八婦女節,才大大穩固了它的國際地位。


三八婦女節象徵女性意識抬頭,倡導女性應享有經濟自主權及職場保障之基本權利。現今人們擁有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基本人權,然而若沒有歷史中英勇犧牲的女權戰士,我們便無法坐享其成,必須銘記在心。


「節日的動機是提醒,以身作則的尊重是日常」;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的全民超人,公開讚揚!




Sources: BBC News, TIME

Комментарии


bottom of page